真绵蟹

Dromia dormia   Linnaeus
   

  11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标本采集地 1♂,南海,1957(BNHM);1♂,台湾基隆,1986.03.08。
形态描述 头胸甲及螯足除指节外均具绒毛和长刚毛。头胸甲甚宽,背面甚隆,心沟及鳃沟浅,胃、心区具“H”形沟。额沟自中额齿向后伸,具两枚突起。额窄,分3齿;中齿大而饨,背面可见。上眼窝齿缺,上眼窝缘凹,具一窄缝,下眼窝缘具一小圆叶,下眼窝齿大,背面可见。第2触角的第1节很宽,口前板呈三角形。前侧缘几乎平直,具4枚不等大的齿:第1齿最大,第2齿较尖小,第3齿很小,与第2齿靠近,末齿中等大小,齿窄而尖。后侧缘向后收敛,具一枚大齿,齿的基部宽,末端窄,向前指。
螯足粗壮,长节呈三角形,前缘光滑,后缘具7—8枚小突起,下缘有4—5枚大突起,腕节外侧面具雕痕,末缘有两钝突起,上缘具一末端齿,大而尖。掌节外侧面膨肿,上内缘有4枚突起,内侧面有粗绒毛,不动指具7—8枚大齿,可动指具8枚齿:第1枚大,第2至第4枚很小,第5枚大而尖,末3齿较小,指向下弯。
前两对步足的指节明显短于掌节,指与两枚掌刺相对,掌节外末角另有一小刺,第3对刺与强大的掌刺相对,掌节外缘无刺。末对指节不具后缘刺,与2枚掌刺相对。
雄性腹部呈长卵圆形,共分7节:第6节基部宽于末端,两侧各具一枚尾肢,尾节呈三角形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末端具一刺,周围具长羽状刚毛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135.9 175.5
♂ 94.0 117.9

生境信息

栖息于浅水,据Sakai报道为20—50m的岩石海底,Mclay的样品采于8—30m。本种体大,行动缓慢,通常携带一块海绵置于背部,卵小,数量大,约24,000个,体虽大,但不能食用,渔民认为这是一种毒蟹。

国外分布

日本,韩国,菲律宾,印度尼西亚,新喀里多尼亚,夏威夷群岛,马达加斯加,塞舌尔群岛,毛里求斯,非洲东岸及红海。